頂箱柜是什么 頂箱柜的制作工藝有哪些

頂箱柜是一種大器晚成的家具。在中國的家具史上頂箱柜成型較晚,但絲毫不影響它在明式家具中的地位,一經產生,便迅速風靡,成為上品。頂箱柜形體較大,所用材料非常講究,是價值很大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頂箱立柜是十分“吃功夫”的一種家具,如何做得美觀、高大、精致,許多紅木家具企業孜孜以求,而評判立柜的美丑、工藝的高下,關鍵就在柜子的“角”上。

邊框交合線的45°角

多年的制作和鑒賞經驗表明,一組頂箱柜的工藝優劣,別的先不看,就看立柜邊框和柜門邊框的角。如果兩個角線都是45°,它們肯定在一條直線上,看起來美觀。這就表明做柜子的人很細心,柜子品質就不會太差。

這45°角線,指的是立柜邊框頂部的橫棖,與縱向的腿腳棖之間榫卯連接的交合線,以及柜門邊框榫卯連接的抹頭和大邊之間交合線。首先,它證明了邊框四根棖在正面顯示的寬度是相等的。如果交合線與橫棖之間的夾角小于45°,這就表明橫棖窄了,與傳統的工藝相比,有減料之嫌;反之,夾角大于45°,則表明腿腳細了,立柜的厚重、高大之美就難以表現。

其次,它能反映工藝的規范性。因為45°角平分了垂直關系的邊框,很容易識別角度是否準確。同時,它減少了開榫下鋸的隨意性,避免了邊框寬度不一致的情況出現。再次,它也直接影響了頂箱柜的美觀度。對于立柜邊框和柜門邊框之間的關系來講,只有都是45°角,二者的榫卯交合線才能對得齊(否則在柜角處會產生明顯的折線)。從邊框的紋理來看,也只有標準的45°角,縱向與橫向的紋理才能自然、連續地過度。

相關閱讀:柜類家具的工藝標準有哪些?

側板門板間的90°角

木工刨料中,有兩個重要環節——直與90°。只有每一根木料都刨得筆直、平整,棱角才能是標準的90°,組裝起來的門板與側板間的夾角也才能做到標準、美觀。

看起來很規整的棖,可能在棱角上過大或過小,做到標準不是易事。角度不像直線的精確度,可以拿米尺、卷尺量,靠眼觀目測難以分辨細微的差異。例如,刨床靠山尺的調節與校準,靠山尺只有與刨臺平面垂直,才能刨出平整的面和垂直的角。技術到位的工人,很難做到標準。而每一塊面板、每一根棖,都必須達到直線與90°角。

每一根木料的棱角都做到90°的好處在于,門板與側板的拼板都達到平整,這是影響家具美觀的重要因素。同時,標準的角度使各個部件之間的承重均勻、平衡,不會因長久的承重不均致使家具出現扭曲、變形。

柜子的邊框在組裝時也不能東倒西歪,不能上下翹頭,而要對齊、平整。這其中的關鍵前提就是木料的平整度與棱角的角度。事實上,頂箱立柜角的交合線,傳統的做法就是標準的45°角,側板與門板之間的夾角也是標準的90°角。工藝上實現這些標準的角度并不困難,只是許多匠師在制作時,沒有注重這些細節,造成了頂箱柜的美觀程度大打折扣。

如果這些細節都做得十分仔細,自然能使夾角產生一種紋理流暢、線條協調的美。由此看來,這小小的角度確實是檢驗木工手藝的關鍵之處,也是當前紅木家具生產者必須改進的關鍵之處。